科技创新,增强企业未来的发展原动力;优化服务,增强企业未来的发展活力;金融振兴,筑牢企业未来的发展根基
近年来,忻州市着力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有关政策措施,包括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36条意见,开展中小企业“助保贷”融资业务,出台大力推进民营经济加快发展的35条政策措施等,为忻州市民营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5年,全市新发展私营企业同比增长33.8%。
但是在目前经济下行的压力下,忻州市仍然面临着民营经济不大不强、发展滞后的状况,是忻州发展的一大短板。
为推进全市民营经济全方面转型升级,忻州市把民营经济与科学技术创新、金融振兴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全方面推进,构建充满了许多活力的民营经济发展新生态。
忻州市大多数非公有制企业自主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薄弱,研发新产品能力差,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市场竞争力弱。
针对这一现状,忻州市“十三五”规划特别指出,要积极实施创新驱动,制定落实市县两级科学技术创新的五年规划和当年行动计划。加大科技投入,财政投入、企业投入、社会投入都要逐年增长。确立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加强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推动跨领域、跨行业协同创新,加快政产学研深层次地融合。鼓励和推动规模以上企业与省级以上高校、科研院所结成利益共同体,促进创新成果资本化、产业化。组建煤机制造、法兰锻造、铁矿采选、小杂粮生产加工、羊产业开发等行业技术联盟,推进创新成果产业化应用,推广科学技术创新新型孵化模式。强化科学技术创新人才支撑。充分的发挥忻州师范学院、忻州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所的人才智力优势,发挥乡土科学技术人才的特色优势。
原平市兴胜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带式输送机设计、制造、服务为一体的省级高新技术企业,近年来,该公司成功申报并获批了带式输送机用缓冲床、无源自动清扫器、变频器停电不间断运行技术等专利38项。为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该公司积极与省内外科研院校、高新技术企业洽谈磋商,共同致力于高压防爆变频器的研究开发运用,强强联手进军变频器这一节能电器领域。
发展民营经济是增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活力的必然选择,是促进转型发展、全面发展的重要支撑,忻州市将在下一个五年中,把民营经济作为创业创新的主题,创造性地贯彻落实国家、省、市鼓励、支持、引导民营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逐渐增强民营经济活力。坚持问题导向,持续推进商事制度改革,不断破解民营经济发展的市场准入、政务环境等方面的瓶颈,形成全社会扶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氛围。围绕文化旅游产业、羊产业、法兰锻造产业、煤机制造业等地方特色产业,发挥非公有制企业优势,加大扶持力度,打造忻州产业大基地。积极搭建创业平台,鼓励和扶持科学技术人才、务工返乡人员、大学生、进城农民等重点人群创业。用好全民创业、中小企业发展专项扶持资金。
中小企业在发展民营经济中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在忻州市中小企业“十三五”规划草案中,提出要挖掘中小企业内部潜力,抓好“三个加强”。即加强管理规范经营;加强招才引智合作;加强组织培训。同时,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上,要抓好机制创新和服务平台创新,做到在机制上和服务平台上创新。
1月6日,中关村e谷·忻州市大学生创业园正式运营,标志着忻州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目前已有20家企业入驻创业园,创业人员达到了200余人,该园区将为全市民营经济发展注入新的“血液”与新的动力。当日,忻州市漫游世纪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与入驻企业代表山西忻州中航科工科技有限公司、忻州市亿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
由于企业内部管理跟不上,企业和银行存在着严重的财务信息不对称,忻州长期信贷比比全省中等水准低20个百分点左右,较全省中等水准每年少放贷300亿元左右等现状的制约,非公有制企业融资比较困难。
基于这种现状,忻州市将把金融振兴作为发展现代经济的战略举措,在完善体系、强化功能、优化服务、保障重点、支持发展上下功夫,构建类型齐全、分工合理、高效安全的机构体系。全力发展地方金融机构,实现金融服务全覆盖。
完善信用体系,推进社会信用信息平台建设。发挥银行机构的融资主渠道作用,深化政银企合作。围绕信用建设、杠杆运用、风险防范三个环节,促进金融和实体经济的互利共赢发展。推动企业完善资产凭证、规范财务管理等内容,不断的提高企业的信用等级。
完善农业保险制度,探索建立保险财产交易机制。发展长期资金市场,做好对拟上市企业的培训引导工作,积极地推进有条件的企业上市。快速推进股权融资,积极推广“助保贷”、企业应急周转保障资金等新的特色金融理财产品。建设融资服务网,提升公司经营质量,盘活民间资本。
“狠抓县域突破、区域协调,狠抓科技投入、创新驱动,狠抓节能降耗、绿色发展,狠抓动力转换,突出文化产业,补齐发展短板,厚植发展优势。”忻州市委书记李俊明在市委三届七次全会上说。